沉痛哀悼!我国著名麻醉学家余志豪教授辞世
沉痛哀悼
余志豪教授辞世
【1932-2022】
余志豪教授
余志豪(1932—2022.9.13),广东台山市人,1955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并留校工作,师从著名外科学家陈荣殿教授。曾任麻醉科主任、麻醉学教研室主任、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遵义医学院院长,兼任全国麻醉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贵州省分会副会长、贵州省麻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中华麻醉学杂志》《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麻醉与镇痛》《贵州医药》等杂志的编委。199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被授予“终身成就麻醉学家”称号。2022年9月13日因病去世,享年九十岁。
师恩难忘
——记全国著名麻醉学家余志豪教授
文 / 喻 田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阶,承载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回顾毕业以来走过的路程,点点滴滴都记录着我的恩师余志豪教授的嘱托和希望,使我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也正是余志豪教授为麻醉学科的呕心沥血,才使遵义医学院的麻醉学科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逐步发展壮大。
——题记
1955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余志豪教授,毅然放弃了他喜爱的外科学专业而服从分配来组建麻醉科。当时的麻醉科人很少,没有老师指导,全靠自己翻着书本不断摸索开展工作。多年来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即使在文革期间也不忘刻苦钻研业务,甚至被打为“白专”的典型。在他的辛勤工作下,终于将麻醉科的业务开展起来,并推动了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
1969年大连医学院南迁到贵州遵义,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简陋,麻醉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外科手术的发展。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富于创新意识的余教授,从硬膜外麻醉、各种神经丛阻滞到各种全身麻醉、各种疑难危重病人手术的麻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率先在全国进行小儿骶骨阻滞,发表的关于小儿骶骨阻滞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已被我国麻醉学科广泛采用并写进相关教科书,成为临床麻醉的常用方法。
众所周知,心胸外科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必须依赖于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的成功。但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条件十分简陋,为了保证体外循环的成功,他带领全科同事查资料、做实验,使心脏直视手术在遵医附院很快开展起来,使我院成为全国较早开展体外循环的医院之一,为我校心胸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心肌保护系列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余志豪教授从医六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对知识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是一位严谨治学的杰出科研人员。他开创并领导的心肌保护研究涉及麻醉学和心脏外科的诸多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心肌保护与临床麻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2篇(其中国家级37篇),参编多部专著,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获国家及省级成果奖20项,在国内麻醉界和心血管外科学术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1986年,我十分荣幸地考取了他的研究生。还记得在那艰辛的三年,余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十分严格,无论对实验的设计、实验中具体问题的解决,还是论文的撰写与修改都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当时的研究课题是与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有关的应用基础研究,需要用犬来做实验。由于实验室的条件简陋,没有空调,7月的实验室散发着阵阵的狗臭味,但余老师却天天与我们一起做实验,从开胸止血到心肌标本的采取,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手把手地教,耐心细致地讲解。
他那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至今历历在目。他的谆谆教诲和父亲般的关怀,一直激励着我,鼓舞着我,令我永生难忘,使我终身受益。
有些事情尽管已经过了许多年,但时间并不能使它在记忆中消失,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我刚刚毕业到麻醉科报到的第一天,余老师带着我们参观每一个手术间。当走到第四手术间站到手术台前,看到在麻醉记录桌上有一张报纸。当时,他立即十分严肃地对管理麻醉的医师说:“这是谁拿到手术室的?在病人麻醉期间思想不得溜号!”
虽然只有简单的两句话,但他对我的触动很大,而且使我铭记在心。当我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后,工作中的严谨认真与高度的责任感使我顺利地完成经我实施的每一例麻醉。余教授还告诫年轻人:“麻醉医师虽然是‘无名英雄’,但更是病人生命的‘保护神’!病人将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的责任重大啊!”
余志豪教授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在他过去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从未脱离过教育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我校于1988年被教育部批准招收麻醉学专业学生,并在1996年由专科升为麻醉学本科教育,成为国内较早设立麻醉学本科专业教育的医学院校之一。
他对学生关心备至、严而不厉,讲授课程深入浅出、阐述透彻、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凡听过他的演讲的人和从师于他的学生都深感受益。
对教书育人,他勉励师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育人理念,主张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研究生培养中,他总是不断引导学生进入新的科研领域,将科学研究融入日常临床工作中,使学生养成严谨与进取的学术作风。
退休返聘后,他更是默默无闻地战斗在临床、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全身心地将精力放在培养年轻人上。
他广泛地接纳一切新生事物,平易近人,常常与年轻人探讨人生观,鼓励年轻人积极上进、专研业务。
参加临床实习的同学们每天最为渴望的是在余老师指导下做麻醉,因为他带教最认真、最耐心,学到的东西最多,收获最大。同时,在他与病人交流的言谈举止等微细之中,他那高尚的医德和人格的魅力也深深地感染着他周围的每一位同学。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的未来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这种崇高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毕生学习和竭力追求的。
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大半个世纪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余志豪教授为我校麻醉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校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贵州的医学卫生教育和麻醉事业,是遵义医学院发展史上最杰出的耕耘者和建设者之一。
岁月的长河中有着许多的记忆的珍珠,一串一串,点缀着人生灿烂的天空。往事的乐章里有着片片温馨,那最为珍贵的、在记忆的星空里闪闪发亮的,便是难忘的师恩。他时刻温暖着我,激励着我不断攀登、不断前进。
撰稿 | 喻 田
编辑 | 唐 薇
责编 | 申 琳
一审 | 喻 田
二审 | 李 均
三审 | 蔡善君